在年代文中暴富 第83节
作者:素昧平生_      更新:2024-01-08 16:33      字数:5354
  八月份。
  苏叶接到了陆厂长的电话, 陆厂长在电话里告诉她陆思远已经被英国的一家学校录取,
  她打开自己的仓库一看,差点闪瞎了眼睛。后台顷刻之间多了一千斤五花肉。这哪里还是仓库, 这分明就是小金库。
  苏叶忽然气息紊乱,有种无意间捡到国宝级大佬的无措, 可是翻遍了历史都没有和陆思远相近的人物。
  她倒是小瞧了陆思远,敢情补课这条路子走的是曲线救国的路线,补的人是陆思远。
  苏叶准备了一些金条。这是周泓涵和宁妈送给苏叶的结婚礼金,苏叶几乎没有用上金条的机会, 便装了几条金子过去。与陆思远同行的还有其他三个油厂的子弟, 皆是成绩优秀的学生。
  陆思远看到苏叶送的一箱金条时, 内心的复杂无法用言语来形容。这小小的一箱金条, 折合人民币数千元。即便是在金价急速贬值的现在, 拿着它也能换几套房子。陆思远的眼泪含在眼眶里, 险些掉了下来。
  他想他从来没有成为老师的骄傲,没有让她开心过一次, 总是给她添麻烦。每一次总是他不计前嫌地把他拉出泥泞,临行前还把这么贵重的东西送给了他。
  苏叶语重心长地说:“拿着吧, 别有负担。你到英国那边之后要花钱的地方还有很多, 这些东西留着以备不时之需。”
  她望着这位未来的大佬,补充了一句:“科学没有国界,可是科学家却有国界。我希望你学成之后回来报效祖国。”
  陆思远被人潮推着走去了安检,登上了飞机。飞机起飞后,他望着蓝天白云下那片广袤的土地, 心想他一定会再回来, 等回来之日他会变成老师的骄傲。
  ……
  苏叶数了数自己后台的猪肉,合计2023斤, 里面零零星星地包含着学生中、高考的奖励,补课的奖励、帮助阮儒良的奖励、大头还是陆思远出国奖励的一千斤猪肉。这么多猪肉吃到饥荒结束恐怕都吃不完。
  苏叶的“泥材村生产队”又开张了,方女士和郭爱国那边收到了来自“泥材村”的信件。
  “敬爱的郭同志:见信如唔,我们村有一批新鲜野猪即将出栏,纯天然山野放养,量足价廉,五元一斤。希望郭同志更多加谨慎。”
  郭爱国看到这封信心脏咚咚地跳个不停,方女士接过纸条差点兴奋得晕厥过去。全市的供销社肉类供应全都断了,就连黑市的猪肉也鲜少见到踪影。
  这时候泥材村生产队递来一批野猪肉,可不就是瞌睡碰上枕头、久旱逢甘霖吗?
  至于更加谨慎,郭爱国自己就是吃公家饭的人。他不去查自己,谁敢来查他?郭爱国不是没有怀疑这个神秘的“泥材村”,然而没有一点头绪。“泥材村”可不就是你猜的意思吗?
  可以肯定的是这个“泥材村”肯定不是普通的倒腾货物的倒爷,郭爱国最近查过大量的走私、跨国偷渡,无一所获。它有点像居住在一片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的村落,不受外界的干扰、村民衣食富足,平时连票据都不怎么花得上。
  半夜凌晨两点,郭爱国和方女士顶着黑眼圈、异常精神地来到了熟悉的巷子。只见巷子深处放着三个麻袋,那装满了一整缸的猪肉闪瞎人的双眼,夫妻俩险些被巨大的狂喜淹没。
  两个人痛并快乐着,一直忙活到天快亮才搬完这堆猪肉。
  方女士回到家把猪肉逐一称量,这趟他们拿了350斤猪肉,合计一千七百五十元。
  幸亏这段时间无论是婆家、还是娘家人都支援了他们很多钱,堂妹方秀莲直接给了夫妻俩一千块,否则方女士一时半会还真付不起这堆猪肉的钱。
  天气炎热猪肉放不得,夫妻俩今天双双请假处理这堆猪肉,该送到冷冻厂的送冷冻厂,该送亲戚的送亲戚。
  一大清早,方秀莲就接到了送上门来的三十斤猪肉,整个人惊喜得连班都不想上了,赶紧请假回家处理猪肉。这一批猪肉全是精美的五花肉,映着阳光,肥肉泛着雪白细腻的光泽,肉质是触手可见的柔嫩新鲜。
  方秀莲越看越喜滋滋,感觉连日子都有了奔头。
  ……
  苏叶开车去到百货大楼买了些学生要用的本子、笔,眼皮子不眨一下地往车里搬,几乎把人家的柜台一扫而空。
  她顺便回了一趟家属大院,买了杨师傅的肉包子。
  杨师傅笑眯眯地说:“你和向前就是一个样,他以前归队首先来我这吃顿包子,你这下乡了还巴巴回来吃我的包子。”
  他花了自己的粮票额外送了她两只包子。
  苏叶下乡已经有大半个月,现在整个大院的人都知道她脑袋发热放弃了光明的前程,跑到山旮旯里支教。
  山沟沟里条件能有多好?现在乡下的人都削尖脑袋想往城里跑。只有苏叶女同志一个犯傻,好好的大城市不呆偏要跑乡下。
  原以为人到了乡下肯定被摧残得不像样了,谁知一看瘦是瘦了,可人还是白白嫩嫩、精神奕奕。苏叶又高又瘦,穿着一身干净的白衫短袖,纯黑长裤。明眸皓齿,手腕戴着一支梅花牌名,整个人给人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。
  “顾向前同志上个月巴巴地给她运了好几袋精细粮下乡。多好的爱人她不要,连家都不要了跑去山沟沟!我看顾向前同志够呛,她多耽搁人家!”
  “那个穷地方,穷得榨不出油。张家的闺女去了乡下,过年回家又黑又瘦,现在成天写信让父母把她调回来,你说惨不惨?”
  何梅梅正在排队打饭,她听完插着腰、冷着脸教训道:“上山下乡是主席的号召,苏叶就是支援山区,敢情响应国家号召是又惨又傻?我会把你们的话上报给组织的!第一中学一直给她保留岗位,不知道比多少人强多少。”
  姚春雨听说苏叶跑去乡下支教,但她万万没想到苏叶会去山沟古村。
  那是个十里八乡出了名的穷地。改革开放后仍旧半死不活,别的村子都奔富裕路了,上沟村仍旧是穷得嗖嗖抖。姚春雨清清楚楚,那个村子思想顽固、愚昧,成天游手好闲的懒汉一串串,别人逃离火坑都来不及,苏叶偏偏一头扎进去,去了那个地方还会有什么好前途?
  姚春雨想苏叶不会蠢成那样,和时下的青年似的把理想和情怀当成饭吃。上沟村到底有什么地方吸引苏叶?
  姚春雨搜刮了记忆,只想到了上沟村闻名中外的茶叶。
  不管怎么说托了这个福,顾向前目前已和苏叶分居,两个人一南一北隔着数千里,这里跟上辈子的轨迹重新衔接上了。姚春雨提交了入京进修学习的申请,老天爷亲自把机会送到她的面前,她不能错过。
  ……
  苏叶载着两袋大米饭回到乡下,知青点宿舍的女学生抱着五只洁白的蛋跑到她面前。
  “苏老师,鸡下蛋了!咱们以后都能吃上蛋了!”
  刘刚脸上带
  着余韵未散的兴奋,他拎着两只鸡的脚一个劲地偷笑。大伙团团地围住他,一脸稀罕地瞅着鸡傻笑,人群里不断地发出咯咯的笑声。
  鸡也偶尔咯咯地叫,一迎一合配合着让人看着宛如一群傻子,苏叶顿时有种眼睛被辣到的感觉。
  李明赶紧上前跟苏叶回报喜讯:“咱、咱,三只鸡、又逮到了!”
  他整个人高兴得连话都说不顺了。其实也怪不得他们,这帮人哪里想到自己的运气居然有这么好?这年头肉是多稀罕的东西,一年到头都吃不了一顿肉,饿到了极致有时候连看见“肉”这个字都会两眼发绿。
  没想到城里做梦也没实现的事情,搁在乡下居然实现了。
  刘刚像大家庭里做主的大孩子一样,深思熟虑地说:“这三只都是母鸡,咱们养着以后每天都有鸡蛋吃。”
  所有兄弟姊妹都深以为然,没有一个反对。
  苏叶收起了笑容,严肃地说:“我们捡到这些鸡鸭的事情不要往外传,咱们闷声吃肉,日子才能过得太平”
  大伙听了严肃地点头,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,要是让别人知道他们养了几只鸡日子还能安宁下去么?
  刘刚说:“苏老师说得对,咱们得谨慎一点。统统把嘴都缝起来,闷声吃肉!”
  要是像上次那样差点被抢了,还不得被气死?辛辛苦苦捉只鸡容易么?
  晚上,大伙吃上了香喷喷的蛋丝粥,用红薯玉米面、加上五只鸡蛋做成的,粥里有着淡淡的蛋腥味,每个人喝得美滋滋的,喝饱之后浑身都有劲,感觉生活充满了奔头。
  那些女学生手劲好像比农村的女孩子还大,干起农活来完全不像城里人。
  其实哪里是他们力气大,完全是因为他们吃得好。每天回到宿舍顿顿吃肉、肉比粮食还管饱,嘴上的油光比别人肚子里的油水还要多,当然有力气干活。
  顾向前给苏叶寄来了很多关于水稻的书籍,阮老师偶尔也会带一些书籍资料给他们。大家总算是肚子里有了点墨水,可以摸得清一点农业生产的门路。
  刘刚白天插秧苗,晚上对照资料书看了看说:“水稻太难娇贵了,难怪这几年粮食缺得那么厉害,要是今年少下点雨,咱们今年的活都白干啦!还是咱们的红薯耐造。”
  第92章
  苏叶认真地看完了顾向前寄来的资料, 她可以理解阮儒良为什么执着于研究红薯。时下不具备研究水稻的天然条件。这三年困难期间不是爆发洪灾就是旱灾横行,只有红薯旱涝保收、耐盐碱耐干旱。
  要在短期内解决饥荒,还得靠产量高的红薯。
  整整一个八月刘刚等一伙人天天下地劳作, 生产队的牛不够使唤,他们就用人力犁田。肩膀磨出水泡、渐渐地磨出茧子。每个人学生疼得嗷嗷叫, 终于领悟到了农民的辛苦。要不是每天回去有顿大肉吃,他们恐怕老早就想收拾包袱滚回城里了。
  知青点里一位名叫林媛的女同学负责养鸡。大家把捉到的野鸡都给她圈养,每天能捡到十来个鸡蛋。大家每天可以吃到一个水煮蛋,周末再吃顿滑溜溜的蛋羹粥, 滋味快活得赛神仙。
  刘刚的脑子机灵, 胆子肥, 他把吃不完的兔子带到黑市去换粮食, 每周都能换一袋精细粮回来。新知青点的伙食水平直线上升, 这下彻底是赶他们走、他们都不愿意走了。
  呆在乡下吃得恐怕政府单位上班的体体面面的领导还要好, 谁还愿意走?大家巴不得在乡下扎下自己的根。
  李明偶尔会遗憾那天溜掉的小野猪,梦里都在想念着猪肉的滋味。只可惜那次之后他们上山再也没有碰到过野猪了。山里有头六百斤的大野猪镇着, 学生们就是心里再惦记猪肉也不敢打它的主意,他们不变成猪食都不错了!
  八月底高校、中学陆续开学。一场秋雨之后, 地里的红薯苗绿油油地冒了尖。知青们细心料理的那两亩地里每一株红薯都成功存活。阮儒良来到上沟村看红薯苗, 顺便把钱小荷带了过来。
  钱小荷见了苏叶特别高兴,咧开一嘴洁白的牙齿,“苏老师,我又见到你了!”
  苏叶对钱小荷招了招手,随手塞了一枚水煮鸭蛋给她, “你来得正好, 咱们刚好在吃东西。”
  刘刚认得钱小荷这个师妹,以前经常能在办公室见着她。他麻溜地用油纸包好一条兔腿, 热心肠地塞到她手里,“呀,原来是一中的师妹。回去的路上避着别人,悄悄吃。”
  不仅刘刚偷偷给钱小荷塞鸡腿,李明等一众师兄姐们也偷偷给她塞东西。一来二去钱小荷的书包都快塞得装不下东西了。
  钱小荷见到这些肉吃了一惊,她震惊地看向这群同校的师兄姐们。他们默不吭声,装作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似的,刘刚摸摸她的脑袋,笑眯眯地说:“阮老师在找你。”
  钱小荷看了眼苏叶,苏叶正在红薯地里跟阮老师谈笑风生,好像还和从前没有什么区别,仍旧是那样生机勃勃、精神奕奕。
  钱小荷后来通过书信打听到了苏叶并没有去念那个最好的学府,而是跑到了山沟沟里。她没想到苏老师和阮老师两个人一起在研究红薯,她想这样真好。
  苏叶此时的心态非常美好,虽然阮儒良告诉她的消息一点都不美好。
  阮儒良有些汗颜:“最近发生了一点事。我之前做的嫁接红薯确实可以高产,但是结出来的种子第二年用不了。现在有人抓着我的错误,让我停止这些红薯的研究。”
  这件事说起来很复杂,时下国内推崇的是无性栽培技术,可是阮儒良第一年靠无性栽培(嫁接)的第二代种子种出来的红薯却狠狠地栽了跟头。通过查阅大量的资料,他认为时下被打成异端的孟德尔遗传学才是正确的。
  倘若他在报告里写上孟德尔遗传学,肯定会遭来学术界的大力抨击。阮儒良不敢再声张,只想默默种红薯。
  “所以你不种红薯了?”箭都发出去了还有回头的道理?说拆伙就拆伙,苏叶这边可不干。
  阮儒良虎着脸,不高兴地说:“当然不是!”
  他就指望着靠这片红薯地洗刷耻辱,哪里肯轻易放弃?阮儒良继续说:“我的意思是我继续这样干,可能要被下放到农村。其实到了我这把年纪也不在乎这些身外之物,就是下放到别的地方我放不下这片红薯地。我总得弄明白自己到底错在哪里。”
  苏叶听完松了口气,这算啥事?他要是能来上沟村就更好了。
  她笑眯眯地建议道:“阮老师看上沟村怎么样?我们这里水土好,四季景色宜人,伙食也不错。这些学生来了这里个子都长了不少。放心吧阮老师,你要是愿意,我就去替你安排。”
  这句话正中阮儒良的下怀,要是把他分配到这片红薯地边他做梦都能笑醒。
  苏叶火速找马支书安排了这件事,他们的知青点要多加一个人。
  多一个人少一个人马支书倒是不介意,苏叶带来的这群学生娃个个都是壮劳力,是再靠谱不过的知青,这个阮老师既然是她推荐的,也不会差劲到哪里去。
  再者说现在连马支书都开始怀疑儿子说的那番话到底是真的、还是为了糊弄人的。这个苏老师要是真有这么神,那就是万万不能逆着她来。马支书盘算了半天,爽快地写了封介绍信交给苏叶。
  苏叶联系了顾向前,顾向前打了几个电话联系了亲朋好友,很快阮儒良就收拾着包袱来到了上沟村。
  阮儒良刚来到知青宿舍就生生地吃了一惊,他做好了抛弃一切、艰苦奋斗十年的决心来到这个山沟沟,没想到这个穷乡僻壤竟然是个福窝!
  一中的学生给阮儒良炒了香喷喷的黄瓜炒蛋,用荷叶、泥巴焖了一只叫花鸡,一只烤鸭,一盘红烧鸡鸭杂。
  刘刚乐呵呵地给阮儒良倒酒,“这是剑南春,好酒,老师早就该来啦!”
  李明兴致勃勃地摘下眼镜吃饭,镜片被他擦得特别闪亮,“我查书籍了,等这批红薯熟了咱们可以用红薯叶喂猪仔,再过几个月我们恐怕就能吃上猪肉。”
  林媛接着说:“咱们的兔子下个月就可以抱窝了,这东西特别能生!一窝好几只,幼崽见风就长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