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36章
作者:
开心大薯条 更新:2024-11-20 08:44 字数:1819
-
天幕下,兢兢业业的四大爷正巧在批阅奏折,丹药他知道,之前天幕就已经解释过了,雍正都戒了丹药了。
苏培盛更是‘噗通’一声跪了下来,喊道:
“主子爷,您听听天幕怎么说的,快歇息一会吧!”
四大爷看着苏培盛哭丧着脸的模样,听劝的道:
“那就呈上一份龙须酥来吧。”
“哎!奴才这就去!”
-
“唉…皇阿玛他,到底太过劳累啊。”
像乾隆自己就做不来亲爹那样勤劳,什么寅时起,批阅一整日奏折之类的,他会发疯的吧?
“主子爷,您今儿点心想用些什么?”
“无须太多,来上一份豌豆黄儿即可!”
没过多久,御膳房就给乾隆呈上了一份精致的豌豆黄,说来这豌豆黄原本是京师民间小吃。
后来传入了宫中,就加入了乾隆每日点心菜单。
只见每块豌豆黄色泽饱满又鲜艳,御膳房将其切成了两寸见方的大小,一字排开摆在瓷盘中间。
这入口即化的豌豆黄,口感十分细腻,又甜的恰到好处,夏日食之,岂是一个美字能形容得了的?
“皇阿玛就是不懂得品味人生啊!唉小李子,快给爷笔墨伺候着,爷要作诗啦!”
【由于康熙的儿女实在太多,儿女长大了又各自生了许多孙辈,因此就连康熙可能都认不全自己的孙子孙女。
而有一人,便从这些扎堆的孙辈中脱颖而出,甚至被康熙提溜去了宫里教养,那便是四大爷的接班人,乾隆帝弘历。
前面曾说到康熙晚年怠政,官员们腐败是常事,导致财政亏空,给雍正留下了一堆烂摊子。
雍正强有力的实行了摊丁入亩、火耗归公,以及官绅一体纳粮等措施,硬生生的将原本日渐干瘪的国库丰盈了起来。
等到了乾隆登基后,看见这么多白花花的大银子,属实是高兴坏了,一高兴他就想出去闲逛。
光是江南等地,乾隆就去了六回不止,表面顶着南巡的名头,实际上玩得很开心!
实在是雍正改革卓有成效,皇阿玛留给他的钱太多了!所以乾隆每到一地,就大手笔的减免赋税。
导致江南的官员们,都很盼着乾隆来‘南巡’,巡一次就免一次赋税,多来几回的话,他们的腰包可就太鼓了呀!】
-
“爹您瞧,减免的赋税都进了官员们口袋了!乾隆帝没有他爹厉害啊!”
朱元璋自从知道明朝灭亡了之后,心情很不好,偏朱棣要来撞枪口,不骂你骂谁?
不过朱棣好歹留了个心眼,抢在朱元璋前头道:
“爹,就像儿子们超不过您一样的呗?”
呵!还拍起马屁来了!
【江南风景好啊!于是雍正留了多少钱,乾隆就花了多少钱!】
-
“阿玛!阿玛您怎么打人!”
幼年弘历被四爷追着打,谁让天幕就公布了他一人的名讳,可见也是天幕看不过去了。
“六下江南?花光了阿玛的钱?”
“阿玛,儿子没有!”
弘历委屈,他花了什么钱了,只不过是前阵儿买了只蛐蛐罢了!
【幸而乾隆花的多,也赚的多,花光了雍正留下的钱,还想用钱咋办?只得自己挣呗。】
-
弘历被四爷抓着一起看天幕,终于弄懂了自己就是天幕所说的乾隆帝,于是指着天幕道:
“阿玛,天幕说我自己挣钱了!”
“……”
【要说乾隆下江南有什么功绩,那就是以一己之力,带动了江南旅游餐饮业的发展,南北菜肴得到了很好的融合。
能养活许多百姓的土豆红薯,以及重要调味料辣椒等作物,虽然从明朝就传入了我国,但大规模食用,还是要等到清朝。
原本口味偏清淡的江南等地,都喜好河里的鲜货,乾隆来了之后,就出现了辣口的牛羊肉等。
玩开心吃开心了的乾隆,就开始了他的即兴创作,作诗可是乾隆的一大爱好!
据不完全统计,乾隆一生创作了四万多首诗歌,数量堪比全唐诗!
与此同时,乾隆还是苏轼的迷弟,在下江南的过程中,苏轼去过的地方,乾隆都要去打卡一下。
不在柱子上留下‘乾隆到此一游’几行字,就不会离开!】
-
“阿玛,您掐疼我了!”
四爷完全听不见弘历的惨叫,他现在很想掐死这个混账玩意儿。
【以乾隆的年岁来算,差不多平均每日都要写一首诗,才有这样庞大的数量。
可惜的是,学者认为乾隆帝的诗篇水平堪忧,因此没有一篇是需要现代学生全文背诵的。
可以说与乾隆的偶像苏轼差得太多了…
唯一一篇入选小学生课本的,据说最后一句还不是乾隆本人写的,名叫《飞雪》,全文如下:
“一片一片又一片,三片四片五六片,七片八片九十片,飞入芦花都不见。”】
-
听说自己在清朝有了迷弟,正在与张怀民饮酒的苏轼来了兴致,正想点评一番呢,没成想满眼都是数字。
“一片两片…这,还好还好,最后一句还不错。”
“子瞻兄,最后一句不是你的迷弟写的。”
“啊……?”